症状性精神障碍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是因感染、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的总称。
精神障碍是原发病临床症状的一部分,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预后一般较好。考虑症状性精神障碍,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患有某种躯体疾病,二是患有特定的精神障碍,三是能够证实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之间的逻辑关系 。
症状性精神障碍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多方面的疏导,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各种障碍。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和消除心理隐患,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掌握疾病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舒必利片、盐酸氯丙嗪片、利培酮分散片等抗精神病药物。
建议患者治疗期间按时服药,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通过运动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尽量不骑自行车,防止病情发作时摔伤,出现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