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祛湿的穴位通常包括曲池穴、足三里穴、丰隆穴、阴陵泉穴和巨阙穴等。
1、曲池穴:位于肱骨外上髁与尺泽穴的连线中央,该穴位可以健脾、祛湿和润肠,有助于治疗湿气过重。
2、足三里穴:位于双下肢的小腿前外侧,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调整脾胃、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和祛湿的功效,并且还能疏通经络,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
3、丰隆穴:位于小腿的外侧,距离外踝尖8寸,靠近胫骨前肌的外围,具有唤醒脾和胃、调节气流和祛痰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痰和湿都是体内水分代谢异常的病理结果,通过唤醒脾和胃来排除湿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清除体内的痰湿。
4、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小腿的内侧,介于胫骨内侧髁的下缘和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处,具有健脾益肾、利水渗湿和通经活络的功效,对于湿气较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这个穴位进行治疗。
5、巨阙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的下方,距离后正中线1.5寸,具有健脾、和胃、助消化和祛湿的功效,经常被用来治疗由脾虚导致的脘腹胀痛、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同时也有助于祛湿。
另外,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于寒凉或过于辛辣的食物。同时,还应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