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中医认为肝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中医理论中,肝血不足的常见原因涵盖气血亏虚、慢性消耗性疾病、肾精亏损、情志失调以及失血过多等因素。
1.气血亏虚:常由体质虚弱、饮食不当引发,表现为眼白混浊、牙龈退缩,且易引发肝血供应不足。由于气血亏虚导致肝血不足,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归脾丸、八珍丸等,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食用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以补充气血、滋养肝脏。
2.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慢性咽炎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若长期未能有效控制,持续消耗体力,往往会导致气血受损,进而可能引发肝血亏虚的情况。因为慢性疾病损耗气血而致肝血不足,所以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医生的监督下,肝血亏虚者可考虑服用益气维血片、当归补血丸等。同时,强调规律生活作息对于日常调养比较重要,以促进气血的生成和恢复。
3.肾精亏损:主要源于遗传体弱或长期疾病,引发身体机能虚弱,并可能引发肝血缺乏的问题。肾精亏损影响肝血生成,治疗时在医生的监督下,患者可考虑服用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等。同时,可配合艾灸肾俞、关元等穴位进行调理,以补充肾精,从而滋养肝血。
4.情志失调: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的藏血功能,造成肝血不足。由于不良情志导致肝气不畅影响肝血,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也可通过心理疏导、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使肝气舒畅,肝血得以正常贮藏。
5.失血过多:例如外伤出血、妇女月经过多或产后大出血等,使体内血液大量丢失,肝血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肝血不足。因大量失血造成肝血不足,所以要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后续可服用十全大补丸、养血饮口服液等。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血液的生成和恢复。
除了常见因素,可能还有其他病因,如肝硬化,务必及时寻求医疗诊断。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