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身上起了红疙瘩两天后成紫色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身上起了红疙瘩两天后成紫色可能是外伤淤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外伤淤血:皮肤受到外力撞击或摩擦,可能会出现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红疙瘩,随后淤血逐渐被吸收,颜色变为紫色,可能还伴有局部肿胀、疼痛。患者可以在受伤早期冷敷,后期热敷,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活血止痛胶囊、云南白药胶囊、三七伤药片等药物。
2、过敏性紫癜:过敏原刺激出现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可能会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紫癜,开始为红疙瘩,之后变紫,可能还会有关节肿痛、腹痛。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方面,可按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维生素C片等。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皮肤出现出血点,表现为红疙瘩变紫,可能还会有鼻出血、牙龈出血、乏力等症状。此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提升血小板数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升血小板胶囊、利可君片、氨肽素片等药物。
4、血管炎: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血管炎症,可能会出现血管受损,出现红疙瘩变紫,常伴有发热、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
5、结节性红斑: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有关,可能会出现皮肤出现红色结节,随后变为紫色,多伴有疼痛、发热症状。患者要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化钾口服液、羟氯喹片、沙利度胺片等药物。
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伤和感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