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儿科

新生儿白蛋白低是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儿科学

三级甲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新生儿白蛋白低通常是正常现象、营养不良、肺炎、病毒性肝炎、肾小球肾炎等因素引起的,家长应立即带新生儿就医检查,积极接受治疗,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发育。
1、正常现象:白蛋白主要是在肝脏进行合成,新生儿的肝脏还没有发育完善,就可能导致合成的白蛋白减少,通常是正常现象,不用进行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发育完善后可以自行恢复。
2、营养不良:新生儿的食欲不太好,奶粉或者母乳喝得比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也有可能使体内的白蛋白下降。建议家长要调整哺乳方式,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3、肺炎:新生儿的免疫力比较低,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后,就可能引起肺炎,出现咳嗽、发热、咳痰、流鼻涕、烦躁等症状,也有可能降低体内白蛋白的含量。建议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来治疗,可以减轻炎症。
4、病毒性肝炎:如果新生儿被各种肝炎病毒感染,容易诱发病毒性肝炎,损伤肝功能,使肝脏合成的白蛋白减少,出现白蛋白偏低的现象。需要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口服溶液、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颗粒、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等药物来治疗,可以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5、肾小球肾炎:若新生儿患有肾小球肾炎,可能会损伤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白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也有可能使血清中的白蛋白下降,还会伴随水肿、血压升高、血尿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注射液、环孢素口服溶液等药物来治疗,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身体情况,注意开窗通风,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