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脸上长疙瘩痒痒可能是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扁平疣、日光性皮炎等因素所致,建议老年人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皮肤干燥: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皮肤水分流失加速,皮脂腺分泌功能减弱,皮肤易变得干燥。干燥的皮肤会引发瘙痒,可能出现细小丘疹或脱屑。脸上疙瘩较小,颜色与肤色相近,摸起来有粗糙感。老年人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洗,洗澡或洗脸水温不宜过高,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和保湿护肤品,如维生素E乳膏等增加皮肤水分,缓解瘙痒和干燥。
2、脂溢性皮炎:老年人皮脂腺功能相对活跃,可能导致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面部红斑、油腻性鳞屑,常伴瘙痒。疙瘩多为黄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常见于鼻翼、眉间、额头等皮脂腺丰富处。老年人需注意饮食调节,少吃油腻、辛辣及甜食等刺激性食物,保持生活规律。老年人可遵医嘱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清洗头皮和面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减轻炎症和瘙痒。
3、过敏性皮炎: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易对过敏原过敏,如花粉、尘螨、化妆品或护肤品等。接触过敏原后,脸上可能迅速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疙瘩大小形态不一,可能伴有红肿、灼热感。老年人可按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抗过敏,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
4、扁平疣: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常见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人群。表现为面部扁平丘疹,颜色与肤色相近或稍淡褐色,表面光滑,数目多且密集,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有轻微瘙痒感。目前无特效药物,部分老年人可自行消退。影响外观或瘙痒明显者,可采用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
5、日光性皮炎:老年人皮肤对紫外线抵抗力下降,长时间日晒易引发日光性皮炎。面部日晒后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疙瘩可能伴疼痛或灼热感,严重时有水疱、脱皮。老年人应避免阳光强烈时外出,外出做好防晒,如戴宽边帽、太阳镜,涂防晒霜等。症状轻者局部冷敷缓解疼痛瘙痒,外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症状重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药,如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严格按医嘱用药,注意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皮肤健康。注意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减少过敏原滋生。避免搔抓面部皮肤,防止破损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