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传染科

乙肝传播途径

医生头像

蒋卫民 主任医师感染中心

三级甲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乙肝一般指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肝脏慢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通常有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及制品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
1.母婴传播: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于乳汁、血液中,所以当怀孕妇女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时,就可能因分娩导致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乳汁等传染给婴儿。
2.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于精液、阴液中,性接触传播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传播途径之一,所以性生活期间没有保护措施,造成局部黏膜破损,就容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3.血液及制品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中一般含有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所以如果和该疾病的患者共用剃须刀、剃眉刀,以及被污染的针头等,都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
4.密切接触传播: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如果正常人存在口腔溃疡,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同使用牙刷、牙杯、牙科器械等,就容易因密切接触导致唾液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进入正常人体内,引发感染。
此外,乙型病毒性肝炎还存在医源性传播,建议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