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侧切伤口10年了鼓包疼痛难忍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侧切伤口10年鼓包疼痛,可能是线结反应、瘢痕疙瘩、局部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皮下囊肿或脂肪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线结反应:侧切缝合时使用的可吸收线,部分产妇可能对其产生排斥反应,线结长期存在于组织内,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鼓包疼痛。需就医将线结取出,术后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缓释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用碘伏消毒。
2.瘢痕疙瘩:侧切伤口愈合过程中,部分产妇因体质原因形成瘢痕疙瘩,瘢痕组织过度增生、挛缩,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且外观呈鼓包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等以减轻瘢痕反应,缓解疼痛,也可配合激光治疗改善症状。
3.局部感染:侧切伤口处因长期摩擦、卫生不良等因素导致细菌感染,炎症刺激引起局部红肿鼓包、疼痛加剧,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彻底清创,排出脓液,根据感染情况静脉滴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定期换药。
4.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娩时,子宫内膜细胞可能种植在侧切伤口处,随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而出血、肿胀,形成周期性疼痛的鼓包。需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术后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曲普瑞林注射液等,减少复发风险。
5.皮下囊肿或脂肪瘤:侧切伤口附近的皮下组织可能发生囊肿或脂肪瘤,当其增大或发生炎症时,可出现鼓包疼痛。一般需手术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术后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的裤子,减少对外阴的摩擦。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