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区别包括病原体分类、传播方式、潜伏期、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需要及时就医。
1、病原体分类:支原体感冒是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而病毒感冒则是由人体感染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病毒导致的。
2、传播方式:支原体感冒和病毒性感冒都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是病毒性感冒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潜伏期:支原体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而病毒性感冒的潜伏期为3-5天,但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4、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感冒通常症状较为轻微,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并且容易导致慢性咳嗽的发生。病毒性感冒的症状通常较为严重,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常伴随着发热、咳嗽、流涕、咽干咽痛等其他症状。
5、治疗手段:支原体感冒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罗红霉素片、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颗粒等药物来治疗,能够达到消灭支原体的作用。病毒性感冒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片、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不适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患者患有上述哪种疾病,都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外出时佩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