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下陷是中医术语,意思是指人体阳气失去正常升发作用,向下沉降,导致身体的各种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是指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物质质能,负责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阳气下降的主要表现包括身体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出现倦怠感和低落情绪;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容易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性功能下降,男性容易出现阳痿、女性容易出现性冷淡等问题;冬季手脚常常发凉,易患感冒等疾病。
对于阳气下降的症状,中医建议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来调节身体的阳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可以采取调理阳气的中药疗法,如黄芪、党参、补骨脂、肉桂等中药,具体选用哪种药品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