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为什么大量失血后出现面色苍白

医生头像

马瑞 主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人体的面色与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大量失血后容易导致机体血液循环受损,诱发失血性贫血,从而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失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多由血管破裂、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减少、功能减退和凝血缺陷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口渴、尿少、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意识不清甚至昏厥。而面色也跟血液有关,对于一个血液循环较好的人来说,其看起来脸色红润,但是对于血液循环不好的人来说,则表现为面色灰暗、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等。因此,大量失血后可诱发失血性贫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若不及时纠正可能引起休克,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通常失血性贫血患者如果出现血液丢失过多的情况,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及时改善体内缺氧状态,同时还会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生理盐水等药物来补充液体。除了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外,慢性失血患者还需要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叶酸维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机体造血,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色。
患者出现头晕、冷汗、心悸、口渴、尿少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患者可完善血常规、骨髓检查、结核杆菌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X线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平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负重,合理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