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可通过密切观察、合理体位与活动、饮食调整、伤口护理、心理支持与指导的方法来进行。
1.密切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阴道出血量。特别是术后2-4小时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期,家属和医护人员应每15分钟左右观察一次,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合理体位与活动:术后6小时内产妇应去枕平卧,之后可采取侧卧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切口张力,促进恶露排出和子宫复旧。鼓励产妇在麻醉消失后尽早进行上下肢收放动作,术后24小时内练习翻身、坐起,并逐渐下床活动。
3.饮食调整: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以避免呕吐和误吸。6小时后,可逐渐进食清淡的流质食物,如温开水、米汤等。肛门排气后,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和乳汁分泌。
4.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疼痛或渗出等现象,应及时就医处理。拆线后1-2天可洗澡,但需避免用力搓揉伤口。
5.心理支持与指导:给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同时,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和护理知识,如母乳喂养技巧、产后康复锻炼方法等。
剖宫产术后护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若依旧不明确,可及时就医,咨询妇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