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手足口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多种方式传染,比如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水源传播、医源性传播等。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密切接触传播: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含有病毒,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因为此类物品容易沾染病毒,健康儿童接触后容易被传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毒,近距离接触时可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
3.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可感染发病。肠道病毒可以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定时间,当水和食物被污染后,容易导致消化道传播。
4.水源传播:若水源被病毒污染,可造成手足口病的流行。水源传播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为常见。
5.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机构中,通过医疗器械、医护人员的手等造成交叉感染。该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但在医院环境中仍需注意防控。
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其次,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另外,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