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尿血通常是结石对局部黏膜造成损伤后出现的症状,需要通过使用药物、手术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情况。
结石主要是由有机物或者无机盐组成,通常会出现在患者的胆囊、输尿管、肾脏等部位。结石主要是胆道感染、胆汁成分改变、机体代谢异常、感染、梗阻、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的,常伴有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当结石嵌顿、梗阻时,通常会对局部的黏膜造成一定刺激,容易出现局部出血的情况,排出时就可能导致有尿血的情况发生。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利胆排石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通淋排石的作用。必要时可接受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尿液分析、B型超声波、肾功能、CT、静脉尿路造影、内镜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多喝水,尽量不要憋尿。如果进行了手术治疗,需要保持创口干燥、清洁,否则容易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