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阴唇里长了两排小颗粒,可能是假性湿疣、尖锐湿疣、外阴湿疹、皮脂腺异位症、外阴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假性湿疣:可能与长期的阴道分泌物刺激、局部卫生状况不佳、紧身衣物摩擦等有关。假性湿疣主要表现为双侧小阴唇内侧及阴道前庭出现密集分布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呈鱼子样或绒毛样,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瘙痒。其是一种良性的乳头状瘤样病变,并非性传播疾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减少摩擦,可使用温和的外阴清洁护理液,如洁尔阴洗液、红核妇洁洗液等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
2.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感染后在大阴唇等部位的皮肤黏膜上生长繁殖,形成淡红色小颗粒,逐渐增多、增大,可融合成菜花状、乳头状等外观,表面不光滑,质地较脆,易出血,患者常伴有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治疗可采用外用药物,如咪喹莫特乳膏,通过刺激局部免疫反应来清除疣体;鬼臼毒素酊,可抑制疣体生长;氟尿嘧啶软膏,干扰病毒的核酸合成。也可采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等物理方法去除疣体,同时性伴侣需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避免同房。
3.外阴湿疹:因过敏体质、局部潮湿、搔抓、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因素引发。外阴湿疹可导致大阴唇皮肤出现密集的小丘疹、丘疱疹,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可出现渗出、糜烂等改变。患者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化纤材质的内裤、卫生巾、清洁剂等。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西替利嗪片,抗过敏;依巴斯汀片,减轻过敏症状。局部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地奈德乳膏,抗炎、抗过敏;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反应,但不宜长期使用。
4.皮脂腺异位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因素、局部刺激等有关。表现为大阴唇黏膜上出现针头大小、孤立的、稍高起的黄白色小颗粒,多无自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若患者因美观等原因要求治疗,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方法去除,但可能会留下轻微疤痕,治疗后需注意外阴护理,防止感染。
5.外阴炎:由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外阴,或因尿液、粪便污染,外阴局部皮肤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可出现红肿、小颗粒样改变,常伴有疼痛、瘙痒、烧灼感等症状。若是细菌性外阴炎,可外用甲硝唑栓,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若是霉菌性外阴炎,可使用克霉唑栓、氟康唑片、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同时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搔抓,防止感染扩散。
使用上述药物时要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注意外阴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避免搔抓外阴,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易过敏食物。若大阴唇里小颗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醋酸白试验、HPV检测等,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